社区矫正作为刑事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监狱与社会的“过渡桥梁”,其规范有序不仅关乎刑罚执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张掖市检察机关始终把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作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关键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范为目标、以协作促实效,通过细化机制、固化监督、优化方法,持续夯实日常监督基础,着力破解社区矫正监督中的难点堵点。
细化协作机制 凝聚监督合力
认真落实省检察院和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定期与司法行政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短板,针对全市社区矫正机构及司法所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办公场所不固定、无专职人员等问题,向市委政法委做专题报告,得到妥善解决。市院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联合制定《关于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办法》,细化19项协同工作措施,着重解决信息偏差迟滞问题,联合排查“人机分离”“信号漂移”等脱漏管风险13件次,提出书面监督意见4份,推动问题100%回复并整改,有效防止脱管、漏管及社区矫正期间违法犯罪情况发生。
固化日常监督 提升规范水平
全市两级院细化落实“三查、两谈、一走访”工作全覆盖,(“三查”即每季度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档案是否完备、监管措施是否到位、变更、解除矫正是否及时合规;“两谈”即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谈话,了解履职、监管措施落实情况,约谈社区矫正对象,询问生活状况,了解其思想动态;“一走访”即走访重点解矫对象,了解其解矫后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对累计接收的900名矫正人员档案进行核查,发现监管问题42项,提出书面监督意见29份,推动收监执行3人,建议撤销缓刑1人,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连续多年保持为零。市院定期开展典型案例“双月讲评”活动,承办检察官结合办案经过、经验做法和案件审查中存在的不足,上半年两级院评析办案效果好的正面案例5件,办案效果欠佳的反面案例1件,通过复盘评讲和研讨交流,进一步提升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社区矫正监督规范化水平。
优化工作方法 帮助回归社会
将人性关怀嵌入检察监督全过程,主动与新入矫对象开展谈话,进行法治教育及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临泽县院探索监督、管理、帮教、关爱、服务等五位一体工作思路,协调召开联席会议,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从生产者向销售者转变,既维护了禁止令规定,又解决了矫正对象生计问题,有效修复社会关系。高台县院联合司法局开展主题活动,带领社区矫正对象前往看守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场所,通过强化警示教育、追寻红色足迹,从而转化为内生动力,促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服从监管,顺利融入社会。肃南县院依托“府检”联动机制,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司法局联合建立《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办法》,通过制度落实,动态做好涉企矫正对象监督管理,保障涉企矫正对象依法行使经营权。
加强社区矫正日常检察监督,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深化协作机制上求突破、在提升监督质效上出实招、在彰显人文关怀上见温度,不断夯实监督基础、延伸监督触角,以更精准的监督、更有效的举措,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为预防和减少再犯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