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院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依托办公室、案件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能,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着力打造第一党支部“服务+保障”党建品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动能。
筑牢政治忠诚 思想引领明方向
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深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干警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法治建设、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干警深刻认识检察履职的政治属性,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强化政治担当,将服务保障大局、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检验政治忠诚的试金石。办公室在文稿起草、信息报送、机要保密等工作中,自觉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案管办在案件受理、流程监控、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中,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确保检察履职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筑牢思想根基,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警牢记初心使命,深刻理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实践要求,将政治忠诚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聚焦主责主业 深度融合见实效
支部紧密围绕办公室检察政务的“总开关”和案管办案件质效的“大管家”的核心职能,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最佳契合点。一是“三服务”一线党旗扬。设立“党员先锋信息岗”,聚焦党组中心工作和检察重点任务,组织党员骨干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分析报告与决策建议,将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金点子”。在重大会议活动保障、紧急任务处理中,成立“党员突击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益求精的作风,确保“零差错”“零延误”。机要、档案、纪要等关键岗位由党员骨干负责,设立“党员责任区”,筑牢安全防线。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党员、党组织双报到工作;优化内部服务流程,党员带头倾听干警需求,用心用情做好后勤保障,营造温馨和谐工作氛围,解除干警后顾之忧。二是“监管哨”前显作为。流程监控筑防线,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案件流程监控细则,党员业务骨干带头运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办案程序、期限、文书等进行动态、精准监控,及时发现并预警程序瑕疵、风险隐患,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落细落实。质量评查促规范,探索“党建+案件质量评查”模式,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核心评查团队。评查前组织学习最新司法政策和办案规范,评查中坚持客观公正、敢于较真,评查后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办案质量持续提升。数据赋能助决策,设立“党员质效分析岗”,深度挖掘检察业务数据富矿,围绕服务大局、社会治理热点等开展专题分析,形成有深度、有价值的研判报告,为院党组科学决策和业务部门精准施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窗口服务树形象,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立“党员示范岗”,推行阳光案管文明接待,规范高效处理律师阅卷、信息查询等事项,以优质服务传递司法温度,展现新时代检察干警良好风貌。
建强战斗堡垒 组织赋能激活力
支部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为融合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先锋岗激发战斗力,实施“双培”工程,注重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组织跨部门业务交流、双月讲评,鼓励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当先锋,提升复合型履职能力。传帮带培育生力军,建立“老党员+新骨干”结对培养机制,在案件受理审查、流程监控要点把握、案件质量评查等实务中言传身教,加速青年干警成长。纪律锻造守底线,严明纪律作风,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日常管理监督,将“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融入工作要点,结合廉政风险点,细化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
通过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第一党支部焕发出蓬勃生机,党员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服务大局更加自觉主动,参谋助手作用更加凸显,综合协调保障高效有力,内部运转顺畅有序,案件管理监督更加精准有效。在全省检察机关办案质效分析研判实战演练中,我市选手荣获第一名,市院荣获优秀组织奖,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得到充分彰显,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市院第一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深化融合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更强大的业务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领航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