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祁连山北麓民乐县的气温已经冷了下来。走进民乐县检察院“小燕青春工作室”,检察官吕小燕正在耐心帮教一名涉罪未成年人。“就像燕子筑巢般细心,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重新展翅高飞。”她告诉我们,这个以“小燕”命名的未检工作室,已成为当地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阵地。
近日,该院“祁连山下·小燕正青春”品牌成功入选第二批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优质品牌。这个充满诗意的品牌背后,是民乐未检干警如祁连山般坚定的守护、如燕子般勤勉的付出、如青春般炽热的情怀。
三个维度的未检情怀
“祁连山下,寓意着我们如雪山般坚定不移守护祖国未来;小燕,象征着检察干警如燕子般衔来法治温情;正青春,则体现我们以青春之热忱读懂青春之心。”吕小燕自豪地向我们阐释着品牌的内涵。
采访中了解到,该院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建成高标准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区,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其工作做法被人民网、央广网客户端、《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推广,相应工作经验也在全省检察机关有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推广。
严厉惩处与温情挽救并重
“三年来,我们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4人,起诉14人,报请最高检核准追诉1人。”检察官助理钱坤颉介绍,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检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与此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该院坚持“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努力遏制犯罪上升势头。数据显示,三年来批捕涉罪未成年人8人,起诉33人,附条件不起诉19人,不起诉8人,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2人。
在钱坤颉讲述的帮教故事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17岁的小李(化名)。因一时冲动参与打架斗殴,小李面临刑事处罚。检察官审查后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制定了个性化帮教方案。后续在“小燕工作室”持续半年的跟踪帮教下,小李不仅深刻认识到错误,还顺利考入大学。像小李这样在检察干警悉心帮教下重返学校的涉罪未成年人已有21名,其中5名考入大学,3名成功就业。
全方位净化成长环境
“校园周边售卖烟草、宾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医护人员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吕小燕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工作台账。
该院构建了“线索发现+调查取证+检察建议”全链条工作模式,聘任3名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员,实施“一案三查多问”“多案联查联问”工作法,共梳理出未成年人公共利益受损线索50条。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9份,7名医护人员、宾馆负责人被依规问责;针对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等问题,依法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份......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获得了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多维度的司法温情
家庭教育指导是该院未检工作的一大亮点。采访期间,我们也旁听了一场特殊的“家长课堂”——检察官正对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很多未成年人问题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钱坤颉介绍,三年来她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2场次,发出督促监护令16份,为家长讲授法治课5场次。
在民事支持起诉方面,她们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监护、抚养、教育等民事纠纷案件,支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4件、其他民事诉讼案件5件。同时,在司法救助工作中,检察干警的温情令人动容。一名精神发育迟滞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成员,在检察院协调下解决了低保和残疾人补助等生活安置问题。三年来,民乐县院为7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向2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万元。
“三燕齐飞”凝聚保护合力
民乐县“全国劳动模范”张小燕、“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赵燕、检察官吕小燕共同打造的“三燕齐飞护未来”工作品牌,成为当地未成年人保护的美谈。该品牌建设成效被人民网等国家级官媒宣传报道,正是社会力量参与未检工作的生动体现。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一份‘朝阳事业’,更是一项‘守心工程’。我们积极推动构建政府支持、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与教育、团县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了示范建设方案,与妇联出台了协作机制,应用社会服务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疏导等工作,就是为了让‘朝阳’更亮、把‘心’守的更好。”民乐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才中深有感触地说。
夕阳西下,祁连雪山映照着灿烂霞光。我们离开时,检察官们仍在讨论着下一个帮教方案。在这里,每一只“小燕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自由翱翔,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