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聚焦“做好检察为民十件实事”专项活动,积极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做优做实检察为民工作,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即日起,“张掖检察”官微将向社会发布全市检察机关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专项监督活动案例,敬请关注。
甲种业公司与姜某某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民事执行监督案
一、基本情况
办案机关:高台县人民检察院
案例类别:民事执行监督案件
二、案情简介
2023年4月30日,高台县人民法院对甲种业公司与姜某某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作出民事判决,判令姜某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甲种业有限公司赔偿经济损失908060.5元。因姜某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甲种业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8日向高台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4年3月21日,该院以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为由,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高台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专项监督过程中,甲种业有限公司反映其申请执行案件案款未执行到位。检察机关围绕案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联合执行法官赴外调取涉案财产证据,确定被执行人名下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单未被依法划扣,并有转移房产、逃避执行行为,遂向高台县人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书,该院及时扣划被执行人名下商业保险,执行案款111300.91元,并向申请执行人及时发放。对被执行人转移房产的问题,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如构成拒执罪,将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该线索,追究其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刑事责任。
三、主要做法
开展精准监督,依法履行职责。针对司法实践中突出存在的“执行难”问题,把充分行使调查核实权作为提出检察建议的必要工作和必经程序,推动案件办理向精准监督、深层次监督迈进。本案中,检察机关灵活应用监督方式,联合法院开展跨地区调查核实工作,查实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后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倒逼被执行人依法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同时,把监督的重点放在案件的实体处理和当事人权利兑现上,建立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相结合的“一案多查”机制,既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法院的沟通协作,也强化刑检、案管、控申条线的协调配合,多渠道发掘民事执行监督深层次违法案件线索,提升监督刚性。
凝聚检法合力,共破执行难题。牢固树立监督与支持并重的工作理念,以最高检部署开展的“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专项活动为契机,将民事执行监督与法院着力解决执行难有机结合起来,联合法院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专项行动,推动建立与法院的协作配合支持机制,在民事执行的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程序、调阅执行卷宗等方面达成共识,构建良性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确保执行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办案理念,持续推动“检察为民十件实事”专项工作落地落实,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民事和解等方式推进司法办案和矛盾化解,让检察机关办案过程看得见、听得到、能感受,以检察监督助推法院执行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
坚持司法为民,保障企业权益。坚持把民事检察工作融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八个一”为着力点,将终本执行专项活动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有效结合,在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服务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方面积极发力。从加强涉企民事终本执行案件线索摸排着手,建立“法检联动+数据赋能”线索发现机制,通过调阅法院涉企执行案件卷宗和应用大数据监督模型,重点排查违规终本执行导致当事人权益不能及时实现、超范围查封扣押企业财产等涉企案件线索,通过精准监督、深层次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着力推动涉企案件执行难、执行乱问题的解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