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掖市检察机关的办公楼里、法庭上、卷宗间,活跃着一批特殊的身影。他们曾身穿迷彩,守护祖国的疆土,如今身着检服,捍卫法律的尊严。从橄榄绿到检察蓝,全市检察机关18名退役军人,以“退役不褪色”的信念,将“令行禁止”的军人作风融入检察血脉,在检察办案、司法行政、警务保障一线持续贡献着忠诚与担当。


永不褪色的纪律烙印
“当过兵的人,骨子里都刻着规矩。”政治过硬,忠诚铸魂,他们是“听党指挥”的坚定执行者;作风优良,实干担当,他们是“能打胜仗”的生力军;纪律严明,清廉自守,他们是“作风优良”的时代标杆。办案中他们善于从政治高度审视和处理,急难险重任务里他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他们是强军目标在检察战线的生动实践者,为张掖检察事业行稳致远贡献着不可替代的“老兵力量”。“纪律如山,心自澄明,身在一线,一尘不染。”对他们而言,这份坚毅源自军营熔炉的千锤百炼,早已融入血脉。
在法警岗位上,退役军人更是铁纪担当。一次押解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任务,行程漫长,风险重重。张掖市检察院法警支队支队长、退役军人张文斌带领队员全程紧绷神经,严格遵循押解流程,连犯罪嫌疑人短暂的休息间隙,他们都保持高度警觉的戒备姿态,确保了整个押解任务万无一失。“押解如同战场押运,丝毫懈怠都可能酿成大错。”张文斌的言语里,显示出的依旧是军人的刚毅与果决。


永不偏移的宗旨航向
“转业到检察战线,制服颜色变了,但服务的核心始终没改。”这是采访中多位退役军人检察人员的心声。曾经的检察官、如今的检务督察老兵景家伟,服役期间是部队的优秀战士、转业后是捍卫公正的斗士,尤其是在办理涉及弱势群体权益的民事申请监督案时,更能调动出他的赤诚之心和为民情怀。他不仅严格审查证据材料,更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民生困境,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因案致贫的当事人争取司法救助。他坦言:“捍卫公平正义是职责,但看到群众困境时,那份‘为人民服务’的本能依然在驱动着我。”
司法行政岗位上的退役军人检察干警同样以热心服务诠释使命初心。在张掖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大厅工作的退役军人张波,每天面对着不同群众的咨询和诉求。他将军队中养成的耐心细致带入工作,面对情绪激动的来访者,他总能设身处地地倾听,用精细入微的引导和温暖贴心的话语为来访当事人疏解情绪堵点、提出最优维权建议。“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成为他最朴素的信念。


永不熄灭的战斗锐气
军营不仅赋予他们钢铁意志,更锤炼了他们善思善谋、攻坚克难的能力,这些特质在检察岗位上焕发出新的光芒。在计划财务和信息技术保障岗位工作多年的毛建军,发挥其在部队积累的主管装备、物资、经费、伙食、卫生等后勤工作经验,面对办案设备老旧、效率低下等难题,他主动钻研、优化流程,并积极组织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在提升设备使用率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检察工作数字化升级贡献了积极力量。
身兼法警、司机、法律文书送达员等多重职责的退役军人检察人员也将军人的一丝不苟描绘在本职岗位上。将部队的应急处突经验融入日常演练,针对重大警务保障任务,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设计多套协同处置预案;把战车的维护保养规范操作应用到警车的日常运维管理中,做到“车动心里有底、车停随即检查、车坏立马能修”;视每一份法律文书为“精密武器”,收发、归档、调阅等流程严丝合缝,力求做到不出错、不遗漏、不超时。


兵心依旧 检徽闪耀
当建军节的号声再次回响,张掖市检察机关的退役军人检察干警们,正在不同的检察岗位上以行动回应着时代的呼唤。他们将军营淬炼的铁的纪律、钢的意志、火的赤诚,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捍卫公平正义的事业中。
从保家卫国的忠诚战士,到法治建设的坚定守护者,身份虽转变,但信仰却愈发铮亮。他们严于律己、一心为民、锐意创新的生动实践,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坚定信念,爱国奉献,奋发有为”重要指示的基层回响。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这些“老兵”的步履依然铿锵有力,他们以永不褪色的赤诚,在检察蓝的画卷上持续书写着“兵心闪耀、忠诚永恒”的动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