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张检要闻 >> 市院动态 >> 正文
市院动态

张掖检察机关创新多元化保护举措 全力守护玉米种业“金色名片”

时间:2025-09-28 20:11:18 来源:  作者:张志鹏 点击数:


围绕张掖作为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的产业特点,张掖检察机关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司法保护举措,以品牌引领、科技赋能、机制创新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种业法治保障体系。

一、打造专业品牌,推动融合履职

针对张掖玉米制种领域的特点,张掖检察机关推出了一系列特色保护举措:一是打造“检护农‘芯’”工作品牌全面发挥“检护农‘芯’,护航种业安全”工作品牌引领作用,工作经验被最高检、今日说法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二是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农业农村部门、乡镇及31家制种企业,详细了解制种产业发展需求、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发现行业监管漏洞,及时建议并督促行政主管部门整章建制,加强行业监管和源头治理。三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保护水平依托鹰眼监控、巡检无人机构建空地一体防控网运用大数据模型智能感知涉种犯罪线索,实现“数字检察”赋能精准执法,有效提升执法效率

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

全市检察机关创新实施“一统专班片区协作”工作模式,市院党组及专门办公室统筹协调,基层检察院党组牵头,整合个监督工作专班力量,联合个大片区联动协作,形成“一盘棋”检察工作格局。围绕制种玉米耕、种、育、收全流程,联合行政部门开展清单监督,深入乡镇村社、合作社、经销点开展联合检查,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37个,推动建立长效机制2项。

针对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相连的特点,张掖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本地在河西走廊的“蜂腰”区位优势,主动与嘉峪关、酒泉、金昌、武威等五市检察机关签订《关于建立甘肃省河西五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在案件协查、证据调取、专家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去年办理的一起非法经营制种玉米案中,通过协作机制检察机关积极引导侦查机关短时间内完成了横跨其他地市的证据固定工作,及时扣押固定相关涉案证据,办案质效大幅提升

三、深化府检联动,构建共治格局

为破解种业执法难题,检察机关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形成保护合力。临泽县检察院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玉米种业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加强玉米种业保护专项行动。率先建立“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协作模式,明确了案件移送程序,有效实现全方位种业保护。联动机制内容明确,一是加强信息共享,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及重要工作部署,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开展联合执法,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合力查处种子生产、经营、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推动专业支持,借助农业农村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为检察办案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府检联动”,种业执法实现了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联合治理的跨跃。

四、延伸服务触角,坐实全链条保护

甘州区速展村制种合作社,“检察官联系牌”清晰醒目,上面不仅有包抓检察官的姓名联系方式,还有12309“涉种纠纷绿色通道”的二维码。农户遇到制种合同纠纷、假种子问题,扫码即可快速反映问题2024年,市检察院以开展“检联商会”活动为契机,与市工商联沟通协作,在市种业协会挂牌成立“检察工作服务站为全市制种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法律服务;同时,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依托乡镇检察室,积极推介“张检‘码’上办”线上检察服务二维码,打造特色检察服务矩阵,针对制种企业、制种农户的现实法律诉求,及时提供检察服务,切实做到全链条法治保护。

为提升知识产权专业化保护水平,市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6家单位会签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方案》,共建涉种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精准服务保障全市制种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以积极履职、融合履职,实现对制种产业全链条保护监督。在办理武某某非法经营制种玉米一案中,针对被告人规模化落实无品系制种玉米,种业监管部门长期未及时发现的问题,检察机关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农业农村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地玉米品种“身份证”制度,从技术层面防范侵权风险。

五、“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织密司法防护网

刑事检察坚持“零容忍”,重点打击假冒伪劣等犯罪,年来提起公诉涉种刑事案件1122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在疑难案件中引入农业专家参与庭审,提升指控精准度

民事检察畅通维权渠道,通过支持起诉127名农户追回欠款100余万元开展涉企执行案件专项监督活动,帮助制种企业执行到位案款 11万余,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行政检察聚焦争议化解,运用监督纠正、公开听证等方式化解行政争议6起,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在玉米种子秋收之前,积极协调行政单位解决玉米晾晒场地等实际问题,护航秋收玉米种子安全晾晒及存放。

公益诉讼拓展保护维度,在开展制种基地土地平整、耕地保护工作监督时,发现红西路军战斗遗址保护线索,督促保护单位修缮遗址、设立标识、修建围栏,实现了种业保护与红色资源保护的双赢。针对制种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制发检察建议5件,推动种业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