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移送起诉案件148件251人,开展公开听证64场,应用大数据模型48个,自建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监督模型成案18件......”采访伊始,民乐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成海就给我们抛出了一串数据,在密集的数据火力覆盖之下,我们感受到的是该院近年来深入推进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作出的努力。
把稳检察工作“方向舵”
“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民乐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才中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以来,该院召开党组会1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9次,集体学习会议20次,为干警配备政治类学习书籍4种148册。在县影剧院建立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已成为干警们汲取精神养分的重要场所。《雅丹卫士》《南京照相馆》等一批国产爱国主题电影成为深化政治建设的生动教材。
“每次参加红色教育基地活动,都让我重新审视入党初心和从检使命。”青年干警贾小雨感慨道。该院还组织开展了“书声琅琅·红魂传扬”演讲比赛、“庆七一”党史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检察血脉。
筑牢法律监督“基本盘”
“感谢检察院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司法温度。”在一起司法救助案件中被救助人李大爷激动地说。今年以来,民乐县检察院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化解矛盾,累计召开听证会64场次,发放司法救助金1万元。
在刑事检察方面,该院受理提请逮捕案件44件61人,批准逮捕28件35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148件251人,起诉82件107人。更值得关注的是,该院起诉了全市首例涉农涉毒案1件3人,展现了依法坚决打击犯罪、维护民生权益的坚定决心。
民事检察方面,针对生效裁判中的虚假诉讼、事实认定错误等问题,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3件、改判2件,提请市院抗诉改判1件。通过提供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意见等方式支持特殊群体诉讼15件,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我们办理的全市首例老年人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法院支持了全部诉讼请求,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该案承办检察官吕小燕介绍道。
打造过硬检察“生力军”
“院里为我们配备了导师,‘一对一’的传帮带让我们能快速成长。”新入职的公务员杨丽娜感慨道。今年,该院新配备1名党组成员,提拔2名正科级干部,为5名干警晋升职级,补充检委会委员1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名公务员,为各项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该院高度重视队伍专业化建设,邀请法学专家授课2次,组织干警参加培训400余人次。落实“传学讲学”机制,持续推进“我的办案经验分享”和“典型案事例月讲评”等活动,检察长带头讲党课、当教官,14名干警上台授课,7名导师开展“一对一”传帮带,助力青年干警成长。
“在今年全市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讲学竞赛中,我院1名干警被评为‘讲学能手’,这是对我们队伍建设成效的肯定。”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彪自豪地说。今年以来,已有7名干警获得县级以上荣誉,1名干警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刑检业务竞赛“优秀辩手”。
筑牢廉洁从检“防火墙”
“我们坚持‘严’的主基调,勤动‘婆婆嘴’,常念‘紧箍咒’,加强检察人员日常管理。”王彪介绍,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从检承诺书》,开展廉政谈话、廉政专题党课等活动,做到廉政教育“逢会必讲”、廉政提醒“逢节必发”。
该院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三个规定”,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司法办案等重大事项22件。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全院干警对照问题清单查摆出问题182个,已全部整改完成,累计修订完善制度17项。
“班子连续多年在党风廉政考核中获‘优秀’等次,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董才中表示,通过常态化组织干警参观廉政书画展和红色教育基地,让廉洁从检意识入脑入心。
点燃智慧检务“新引擎”
在数字检察工作办公室,青年干警彭一玲正在操作自建的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监督模型。“这个模型已经成功成案18件,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检察官雷立龙介绍。
该院更新升级检察专网、检察内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同时,组建数字检察工作团队,通过外出培训、岗位练兵、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
“我们应用大数据模型48个,点亮一级场景17个,二级场景5个,覆盖28个重点监督点。”数字检察工作负责人李萍表示,数字检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拓展了法律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新时代应当展现新作为。我们将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新篇章,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董才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