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张检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基层动态

山丹检察:以检察建议破解回收行业监管盲区

时间:2025-07-17 14:53:18 来源:  作者:苏爱媛 点击数:

“没想到收个旧手机还成了'麻烦事'!现在每收一台都要登记卖家身份证、核对手机串号,还要拍照存档,虽然麻烦但心里踏实!”近日,山丹县辖区的通讯店店主王大姐向前来回访的检察官展示新建立的二手手机回收售卖登记台账时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山丹县检察院从两起普通盗窃案中发现的监管漏洞,进而向整个二手回收行业开出的“法治体检”良方。

今年3月份,山丹县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在与刑事检察部门讨论两起盗窃手机、黄金首饰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将盗窃的手机、黄金首饰通过二手回收店铺销赃,而涉案店铺无法提供完整的交易记录和旧货来源凭证。“如果回收环节不清,就给赃物流通开通了绿灯。”行政检察部门干警敏锐意识到,这两起案件暴露出的不仅是单个店铺的管理漏洞,更可能是整个二手回收行业的监管盲区,遂职权启动监督程序。

旧货交易行业准入门槛低,为摸清行业现状,进一步排查风险,该院行政检察部门调取了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经营二手手机、黄金饰品等商户名册,对相关的20余家二手物品回收店铺开展全面走访调查。经调查,20余家店铺均存在回收旧货未进行信息登记、信息登记不全、未核实信息真伪、信息登记有误;销售旧电子产品未标识旧货;维修、翻新旧电子产品未建立旧电子产品档案等经营不规范问题,且近半数店铺未按规定进行备案。上述问题极易成为销赃或违禁品的流通温床,滋生违法犯罪隐患。

为提升精准度,山丹县检察院邀请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厘清职责领域,并通报了走访情况。结合发现的问题向公安、商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开展旧货行业专项整治,对违反行业监管要求的经营者依法整顿,严格落实物品来源登记、交易留痕制度,建立旧电器电子产品档案资料,堵塞销赃渠道。对没有落实旧货出售人身份登记等工作的商家给予行政处罚。

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并形成专项整治方案,启动行业专项整治。统一印制《山丹县二手手机售卖台账》发放至经营者,指导规范填写台账。开展联合检查5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份,作出行政处罚2人,相关经营者全部完成备案,并整改完毕,发放宣传页200余份。

从个案办理到行业治理,从被动监督到主动赋能。山丹县检察院以一份检察建议为支点,不仅督促辖区内二手回收行业从无序经营向规范经营发展,更应用了“刑事办案+行政监督”的融合路径,为数字经济时代二手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关闭